【往届回顾】“互联网+”为现代药都打开新商机
2020-08-16 10:47:56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雨后清晨,微风中透着些许凉意,来到位于陇西县首阳镇的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空气里都是淡淡的药香。

8月24日早上10时,首阳镇南门村村民原文辉又把编织袋中的党参切片大把大把地翻了翻,捧起一把呈给买家看看成色。当天,来自平凉的买家从他这里订购了10袋700公斤的党参切片,让他顺利“开张”。

10时,渭源县会川镇富全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志全也签下一个大单。在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分项活动之一的甘肃省中药材交易采购大会上,赵志全代表富全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与浙江杭州华东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今年,他们将为这家公司提供总价值2000万元的党参、当归、黄芪、甘草等中药材。

此刻,中山市正德香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锡坤也受邀参加了此次中药材交易采购大会。早在20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在陇西县采购中药材。他说,药材品质是公司最看重的因素,而成熟的服务体系则是赢得公司信赖的根本保证。

就在前几年,种植户原文辉、供货商赵志全、采购商陈锡坤在陇西中药材购销中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

作为土生土长的陇西人,原文辉见证了从沿街叫卖的“马路市场”,到商贾云集的老首阳市场,再到如今客商比肩接踵的首阳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历史变迁。

“以前的老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是露天市场,在那里卖中药材,风吹日晒不说,客源也少,好货也卖不上好价钱。”原文辉说道,“而且市场面积比较小,把小货车开进去,中药材就没地方放。商户数量有限,中药材品种也少。”

原文辉现在做买卖的地方,正是2012年新建的陇西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占地180亩,可容纳3000多户商户售卖中药材、近万人展开中药材交易,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

“我们的中药材现在销往全国各地。以前,客户里10个人只有两个是外地客商,现在10个有9个都是省外的。交易市场里品种也越来越多,中药材价格也更合理一些。”原文辉说道。“不过我们也面临着中药材扎堆种植影响价格、个别客户货款不能及时到位的问题。”

随着陇西的中药材市场阔步迈向第四代,原文辉的这些困难有了解决的办法。去年,集交易、交收、仓储、物流、检测、融资、质量追溯服务于一体的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运营。陇西中药材产业发展插上了“互联网+”“大数据”两个金翅膀。

交易中心通过联合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者,运用全新的“互联网+中药产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的服务模式,有效解决种植、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信息不对称、产品质量不确定、融资难、违约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8月24日,记者走进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大屏幕上,包括各类中药材最新价格、最高价、订货量、成交量等数据正实时滚动更新。

据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负责人杨彦昌介绍,2018年,交易中心已经为2000多家上下游客户提供30多个中药材品种的在线交易、结算、仓储、物流等供应链服务,高峰时日交易额达1000万元以上,供应链运营成本大大降低、运营效率极大提升。

渭源县会川镇富全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志全对交易中心的服务赞不绝口:“以前都是我们自己慢慢找客源,同时还得组织农户种植,供需信息不对称,吃了不少亏。现在加入到交易中心,不愁客源,市场需求在哪里我们都能很快掌握。农户也能按需种植,辛苦几年稳稳当当有钱挣。”

这几年陇西中药材产业发展速度之快,也令中山市正德香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锡坤惊讶,他认为中药材交易中心的上线恰逢其时。

在他看来,当前陇西的药农还有部分仍处于分散化经营阶段,种植管理、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水平都不高,影响着整个陇西中药材产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现在随着交易中心的成立,种植户、供货商、采购商都在一个平台上,有了科学的市场导向、严格的质量监管标准要求及可靠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道地中药材标准化供应源有保障,像他这样的外地客商就一定愿意一直和陇西在中药材上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共享发展成果。

药博会在线 陇ICP备19001138号-4
Copyright © 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 All Rights Reserved.